当前位置: 考研资源网>院校信息>招生简章>

2020年陆军工程大学无军籍地方硕士研究生招生简介

时间:2019-07-26 15:01     作者:中国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招生简章
 ★学校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2017年以原解放军理工大学、军械工程学院主体和重庆通信学院、工程兵学院、武汉军械士官学校为基础调整组建,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工程技术与作战指挥融合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为全军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大学占地总面积11300余亩、横跨四省五地,校本部坐落在长江之滨、人文荟萃的六朝古都江苏南京,另设石家庄校区(河北石家庄)、通信士官学校(重庆)、军械士官学校(湖北武汉)和训练基地(江苏徐州)。大学立足陆军,坚持信息主导、以工为主、指技融合,面向战场、面向联合、面向未来,育军事英才、研制胜成果、解部队所需,是陆军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陆军科技创新的攻坚力量、陆军部队建设的关键支撑、陆军对外交流的主要平台。

  大学历史底蕴深厚,各组建单位办学历史可分别追溯至上世纪30至50年代在江西宁都创办的红军无线电训练班、在黑龙江哈尔滨创设的“哈军工”工兵工程系、在山东诸城创建的“军械干部训练队”、在江苏南京创立的“二野军大”和在吉林通化创始的东北民主联军工兵学校。同时,大学具有悠久的研究生教育历史,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文革结束后于1979年恢复研究生培养工作,是全军最早开展和最先恢复研究生培养的单位之一。

  大学培训任务以陆军通信兵、工程兵、军械装备等领域为基础,辐射陆军工程保障和新型作战力量全领域。建有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军事工程技术为主干、理工军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化学科专业体系,拥有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军队指挥学、军事装备学等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数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军事训练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应用统计、电子信息、机械、能源动力、土木水利、交通运输、军事、工程管理等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同时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拥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军队重点学科、12个省级重点学科。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学科评估结果为A-,位列全国前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学科评估结果为B+,位列全国前20%。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稳居ESI全球前1%。

  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院士领军、博专兼备、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梯队。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求是奖”获得者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对象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奖获得者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对象36人。钱七虎院士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员100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导师600余名。

  大学各类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齐全,建有条件良好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员宿舍楼、研究生教学科研基地等,校园环境幽雅、办学基础优良。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7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数量列全军院校第二;军队重点实验室11个,数量列全军院校第一。大学图书馆是军队院校图书馆系统先进单位,引进了IEL、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ASME、ASCE、ACM、EI等外文在线数据库,以及万方、超星、ADKS等中文数据库,馆藏纸质和数字图书数量丰厚;馆内建有“全军院校图书馆外文科技文献资料服务中心”、“全军院校图书馆数字影像资料服务中心”等全军性服务中心。学校建有宽带校园网,并与军队图书信息网络系统、国防情报信息系统、国家教育科研网和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等高速互联,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华东地区信息中心设在学校。

  大学与部队建立了常态化人才培养、联教联训机制,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浪潮集团等近20个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联想集团、奇虎360等多家企业单位共建20余个联合实验室。近10年来,先后获评“全国研究生教育先进单位”“全军研究生教育先进单位”“军队院校教学优秀单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先进院校”“全军政治理论课教学先进院校”“全军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院校”。教学成果获国家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11项,军队级一等奖32项;坚持面向战场、服务部队,承担大批国家、军队重大科研和战略工程建设任务,共获国家、军队(省、部)级科技奖2600余项,其中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40项,国家发明二等奖4项,军队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70余项。近3年,培养的学员获国际级奖励47项、国家级奖励1000余项、省(部、军队)级奖励1300余项。学校共培养出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10名、正省(正部、正战区)级领导12名、副战区及军级领导96名和一大批英模和功臣。

  经过长期积淀和建设发展,大学为全军部队、机关、科研单位、院校和地方输送了大批高层次高素质专门人才,为服务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热烈欢迎有志于献身国防建设事业的广大考生踊跃报考我校!

  ★2020年招生说明★

  无军籍地方研究生,又称为军民融合地方研究生,是为贯彻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实施的人才培养工程,招生计划由教育部和中央军委机关联合下达。中共中央2018年颁发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指出:发挥军队教育资源特色优势,适当培养地方研究生和紧缺人才,支援军队学科专业发展,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我校作为军队最早开展地方研究生招生的单位之一,2020年将按照中央军委机关安排继续开展招收无军籍地方研究生工作。

  一、招生计划

  大学分别在校本部(江苏南京)和石家庄校区(河北石家庄)招收培养无军籍地方硕士研究生。2020年地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均暂未下达(2019年计划为100人,其中学术学位60人、专业学位40人),最终招生学科(领域)和招生人数以国家教育部和军委机关正式下达的招生文件为准。

  二、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

  1.凡符合国家教育部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的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和在职人员,均可报考我校无军籍地方硕士研究生。

  2.身体条件:符合教育部对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身体条件要求。

  3.无军籍地方硕士研究生考生被录取后不参军入伍,不享受部队供给制待遇。

  三、报名手续

  报名采用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网上报名时间为2019年10月10日-31日,现场确认时间为2019年11月15日前,具体时间及要求以教育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的信息为准。报考点一般应选择考生所在省市招办指定的报考点。校外考生须在2019年11月20日前向我校研招办寄送以下材料:身份证复印件,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往届生)、本科录取名册复印件(应届生)。

  四、考试安排

  1.初试:时间为2019年12月底左右,各专业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考试前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自行登录http://yz.chsi.com.cn下载打印《准考证》。

  2.复试:2020年4月份左右,具体复试内容和时间安排另行通知。复试将从思想政治、专业知识和身体健康等方面对考生进行综合考核。

  五、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

  我校无军籍地方研究生面向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除符合报考条件外,申请人必须从本科就读院校获得2020年推荐免试资格。具体要求和安排详见我校《2020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章程》(另行公布)。

  推免生资格审核确认、报考、录取均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推免服务系统进行,申请和接收时间以教育部公布的推荐免试工作时间为准,复试内容和时间安排另行通知。

  六、相关费用

  根据国家和军队现行相关政策规定,无军籍地方研究生全部自费,硕士研究生学费8000元/人?年、住宿费800元/人?年、医疗保险费120元/人?年。我校对地方研究生实行学业助学金、学业奖学金、捐资助学金、“三助”岗位津贴等多种奖助政策。

  七、注意事项

  1.关于学习年限和学习方式、地点:我校无军籍地方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均为全日制,基本学制为2.5年,最长学习年限3年,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通过全脱产方式在校学习。报考校本部各学院(部)并被录取的考生,全期在校本部(江苏南京)学习;报考石家庄校区(河北石家庄)并被录取的考生,第一学期在校本部(江苏南京)学习,后续专业教学和学位论文原则上按照“学员跟导师走”的要求,分流石家庄校区学习。

  3.考生报名信息填写:

  (1)我校招生单位代码:91004,招生单位名称:陆军工程大学。

  (2)初试、复试科目选定:考生必须在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时认真选定初试科目名称,复试科目名称在“备用信息”栏填写,凡不填写的,将由我校指定复试科目。

  (3)考生身份填写:请考生在“备用信息一”栏填写“无军籍地方考生”。

  4.信息查询:报考、复试、录取阶段的相关通知公告可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院校库/陆军工程大学/信息发布栏(民网)查询。

  5.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相关政策规定,以国家教育部和军委机关最新文件通知为准,我校将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

  八、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联系人:谭继帅(参谋)

  电话:(军)0501-828345,(地)025-80828345

  E-mail:yz91004@126.com

  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标营2号(210007)

  大学各培养单位研究生招生联系方式详见《无军籍地方硕士各培养单位招生学科专业(领域)一览表》。

地区分站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网站介绍|隐私声明|人才招聘|联系我们|网站声明|网站地图|TAG标签|RSS订阅
技术支持:北京巨优网络网站建设怀柔网站建设怀柔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