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调剂  > 推免生招生

五邑大学2025年推免生预报名通知:经济管理学院

时间:2024-09-03     作者: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推免生招生

为做好我院2025届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遴选工作,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和《五邑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通知精神以及五邑大学 2025 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方案,制定我院优秀本科生推免遴选工作方案。

一、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

见官网

二、工作原则

1.工作组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推免工作过程、工作内容、工作结果均按要求、程序开展。

2.工作组坚持“主动申请回避”、“主动报备”原则。有直系亲属或利益相关人员报名参加本单位推免招生的主动申请回避,有非直系亲属等报名参加推免的主动报备。相关学生申请推免资格时也主动向学院报备声明。

3.工作组坚持“集体决策”原则。学院将严格按照上级有关精神开展推免生的遴选工作,若遇特殊情况,召开临时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会议,集体决策。

三、推免条件

1.推免生(包含退役士兵)资格条件应符合《五邑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学生思想品德考核作为推免生遴选的重要内容和依据,按照综合测评平均成绩排序,择优选拔。原则上无重修科目。退役士兵申请推免,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2.诚实守信,尊师守纪,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或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

3.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四、2025届推免生遴选工作安排

(一)发布工作通知

2024年8月30日18:00,学院向全体毕业班学生发布推免工作“通知”。

(二)制定遴选工作方案

2024年8月31日,学院根据学校推免通知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推免遴选工作方案,明确推免工作流程以及工作内容。

(三)提交工作方案及公示

2024年9月1日,学院提交推免遴选工作方案给教务审核。通过后在学院网站上公示,不少于1天。

(四)组织学生报名、审核材料、计算综测

2024年8月31日8:30至9月3日17:30,接收学生提交报名表《五邑大学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申请表》及相关材料,并审核材料、计算并审核综合测评结果。

2024年9月4日早上9:00,确定推免候选人。考虑到学院专业多名额少,专业间存在差异性等特点,为使推免工作更公平合理,学生受益面更广,学院制定了专门的推免遴选办法:

1.外院转入本院就读的学生申请推免,其在原学院一、二年级综合测评成绩,按学院评定办法重新计算;

2.为充分保障公平以及兼顾专业差异性原则,学院根据综测排名情况,从各专业选择排名靠前的1-2名优秀学生作为学院推免候选人。

3.名额分配。上年度,本专业有学生推免到本校读研究生的,优先分配1个名额;初次分配:一个专业一个班,推1人;一个专业两个班,推2人;由于210111、210113两个班人数不足60人,合成一个班计算,推1人。第二次分配:经过初次分配后,若有多余名额,学院优先将名额分配给学院重点发展专业。(执行:工作组)

(六)资格材料审核

2024年9月4日上午10:00,进一步审核学生提交的相关材料。如,报名表、课程考核、获奖材料等。

1.获奖材料审核

2.学生课程考核审核。

(七)确定学院最终推免名单

2024年9月4日下午3:00,召开经济管理学院2025届推免遴选工作小组会议。根据遴选办法,按照平均综测成绩从高到低排名,从已报名学生中12至14名学生,作为学院推免候选人。

2024年9月4日下午4:00,学院召开党政联席会议,按照《关于开展五邑大学2025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精神和经济管理学院推免遴选办法,讨论确定学院最终推免名单。

(八)推免名单公示及提交

1.2024年9月4日下午5:00,学院推免名单公示(不少于3天)

2.2024年9月7日中午12点前,提交遴选方案、推免名单及原始材料到学校

公示方式:(1)学院网站;(2)学院办公楼一楼大厅(打印)

五、2025届推免工作总结

2024年10月前,做好本届推免工作总结

经济管理学院

2024年8月31日

原标题:经济管理学院推荐2025届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方案

文章来源:https://www.wyu.edu.cn/jjglxy/info/1159/5529.htm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