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报考指南  > 考研新闻

华中科技大学积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时间:2023-07-06     作者: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新闻

华中科技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汇聚各方资源力量,积极搭建“大平台”、建强“大师资”、用好“大课堂”、开展“大实践”,切实发挥好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持续提升育人实效,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强化统筹谋划,搭建“大平台”。学校党委将“大思政课”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和思政课改革创新等工作。落实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机制,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至少听1次思政课、讲1次思政课,每学年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至少召开1次现场办公会,持续加强对思政课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系统设计。统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相关院系思政课教学科研力量,建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指导相关学院开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等课程,不断完善优化思政课建设体系,聚力打造党委统一领导,多部门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格局。

注重队伍引育,建强“大师资”。坚持引育结合,抓实抓好思政课教师队伍梯队建设。制定人才引进计划,明确各类人才的引进标准和数量,与相关兄弟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人才交流长效机制,共同推动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质量提升。加大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力度,围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科研方法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完善教学成果评价制度,定期对教师教学质量和研究成果进行评估,帮助思政课教师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将育人成效突出的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纳入学校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在学校“师风师德”先进个人、“三育人奖”等评选中加大倾斜支持力度。推动课堂教学与日常育人工作有效衔接,遴选100余位学工系统教师担任双聘思政课教师,支持优秀辅导员走进思政课课堂、思政课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着力打造一支以专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创新教学模式,用好“大课堂”。持续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必修课程体系,及以“深度中国”为代表的思政课选修课体系建设,进一步筑牢课堂“主渠道”。“深度中国”课程2019年、2020年2次入选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任务清单,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动思政课教师和各课程组定期走进专业院系,与各专业教师共同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以需求为导向强化思政课内容供给侧改革;组织开展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训,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理念,熟练掌握课程思政育人方法,切实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探索构建“三同”思政课育人模式,优化课前备课环节,以“名师牵头+集体备课”的方式,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同学”机制;活化课堂授课环节,依托讨论课、实事播报等形式,健全师生“同研”机制;聚焦课后互动环节,通过书信、访谈等,加强与学生家庭的交流沟通,完善家校“同育”体系,不断凝聚育人合力。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利用翻转课堂、情景剧、辩论赛等形式推动线下课堂“活起来”,采取网络直播、弹幕教学、VR沉浸式体验等方式促进在线课堂“火起来”,着力打造让更多学生爱听、能懂、愿行的新时代高质量思政课。

推动资源共建,开展“大实践”。积极挖掘区域红色文化、校史资源等,结合相关的科学家精神内容,组织编写教学资源库,不断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依托学校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附属协和医院等“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与相关研究中心、博物馆等联合建设思政课研修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现场专题教学,邀请基地专家来校讲授专题思政课,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进一步提升育人实效。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院、校团委等部门力量,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等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2022年,组织2000余支队伍、2万余名学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多个团队的实践成果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中获奖。

在线报名
上传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