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报考指南  > 考研新闻

论文抽检能否给研究生培养套上“紧箍咒”

时间:2015-04-15     作者: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新闻

“一般抽检5%,重点抽检比例提高至10%”“问题论文较多或将撤销学位授权”……日前,上海出台的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可谓相当严格。有关专家认为,在“盲审”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抽检”流程,有望给研究生培养套上“紧箍咒”,刹住论文写作、评审中的“不正之风”。

“盲审”+“抽检”,严把“论文关”

偷梁换柱、造假抄袭、枪手代写……面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出现的一些问题,今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了《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规定每年对研究生论文进行一定比例的“抽检”。

在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基础上,上海日前出台了相应的地方实施办法。上海市学位办主任束金龙介绍,抽检方式采用一般抽检和重点抽检相结合,一般抽检采用随机方式,比例为5%左右。而重点抽检则将比例提高到10%。对“存在问题学位论文”比例较高或篇数较多的学位点,将责令限期整改直至撤销学位授权。

有关专家认为,由于抽检范围原则上为上一学年度授予的硕士学位论文,此举加强了对研究生论文的事后监控和跟踪,也有助于更好地挤压评审环节中的“水分”。

据悉,在抽检办法公布之前,上海已有对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双向盲审”制度。“盲审制度中,难免会发生有的高校或学院‘放水’的情形,如今多了抽检这一道关,能让高校和导师们绷紧严控研究生培养质量这根弦。”上海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相关办法中,特别强调了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检数据、结果和专家评议意见等,必须以适当方式公开,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并将建立上海市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做到评审有据可查,造假抄袭等行为无处遁形。

抽检不合格,“挨板子”的不再只有学生

考研资源网查阅《上海市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发现,在抽检方式、结果反馈和纪律要求等多条规定下,频繁出现了“论文导师”“学位点”“学位授予单位”等关键词。有关专家认为,这说明论文抽检合格与否,不再只是学生的责任,而是进一步明确了导师、学校对研究生培养的责任。

“如果论文抽检存在问题,对高校及学科点的声誉会有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到高校的学科排名,轻则降级,重则撤销学位授权,最终冲击的是生源质量和办学基础。”上海大学前副校长叶志明说。

“从‘老板’回归‘导师’,这不仅是一种称呼的转变。严格的论文抽检制度,对我们自己、导师和学校都是一种鞭策。”复旦大学[微博]信息科学系研究生张志军说,“而且我们能真正学到东西,并在论文中体现出来。”

明确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责任,是治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必由之路。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副院长熊丙奇[微博]说,论文是“学有所成”的重要标杆,论文的质量折射了一所学校对人才培养的态度。要真正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需确定科学而明确的培养定位,避免论文评审“一刀切”或&ldquo考研资源网;异化”。

当然,要保证方案初衷的落实,还有进一步规范的空间。上海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生音石议(化名)说,抽检要公平化,“普通导师的学生论文和‘大腕’教授的,都要抽;不论是重点院校的重点专业,还是普通学校普通专业,也应当抽检机率相当。”

政策信号:研究生培养不能“严进宽出”

“学位论文集中体现了研究生的学术成果和创新素养。从端正学风和教学风气、惩罚学术不端等层面来说,抽检制度安排可谓正当其时。”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张民选说,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规范,是打破研究生培养“严进宽出”的积极信号。

专家认为,改革的切入点和覆盖面应当更宽。“目前国内的研究生培养,在招生环节是学校负责笔试和面试;培养环节经常是学校的发表论文硬指标代替导师负责;论文答辩环节的制度设计,也给学院或导师‘放水’制造了可能。”张民选说。

学术精神的培养、诚信人格的养成,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张民选、熊丙奇等专家均指出,如果大学教育、学术管理,不能回归到教育和学术本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不能与时俱进,导师不能为学生的培养内容、培养质量真正负责,再严密的论文查检制度也很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在线报名
上传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