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招生简章

2022年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招生简章

时间:2022-03-08     作者: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招生简章

一、安徽财经大学简介

安徽财经大学于1959年5月始建于合肥,时名为安徽财贸学院。1961年迁址素有“珍珠城”美誉的淮河流域中心城市蚌埠,校址设在交通路。1983年,校本部迁至龙湖西校区。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业部、国内贸易部。2000年2月,国务院决定,安徽财贸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政府管理为主。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安徽财经大学;同年9月,学校迁入龙湖东校区。
  学校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跨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七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财经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第三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大学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共建高校。2012年获批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4年入选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
  学校现有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会计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艺术学院、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拥有57个本科专业、2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33个省级教学团队,51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1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8门省级精品课程、57门省级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课程。

学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知识探究、能力提升、素质培养、人格养成“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建设,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地方及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学校《“四位一体”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级项目立项数连续多年在全国地方高校中位列第1。在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学校以2个A+专业、10个A专业、17个B+专业、23个B专业的成绩位列全国财经类高校第10、安徽省属高校第1。

 

二、MBA教育项目简介

2007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安徽财经大学获得工商管理专业学位(MBA)办学资格,是第七批MBA培养院校。安徽财经大学MBA教育自办学以来,秉承“诚信博学、知行统一”的校训,以培养具有企业家潜质的职业经理人为目标,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近年来,安徽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通过系统整合全校优质师资力量,全面优化课程体系和质量管控体系建设,强化财经特色赋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声誉持续提升。同时,安徽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注重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深入推动产学研合作,全面助力徽商高质量发展。

一是通过整合政府和产业资源,开设“徽商大讲堂”,引入行业领袖和产业精英,围绕行业信息分享、政企合作、管理咨询等领域,创设互通机会,精准对接供需和统筹资源,为徽商企业发展持续提供集聚平台服务。

二是依托优质教学和科研力量,主动引导、推动和服务徽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安徽和长三角100 余家企业,提供了体系化、高水平的行业分析、战略规划和管理骨干培训服务。

三是聚焦新时代徽商发展问题,对徽商思想与管理案例进行系统发掘和推广。近5年有51 篇案例被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收录,其中 12 篇“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2 篇“全国 MTA 优秀教学案例”,连续4年获全国百优“最佳组织奖”,并且持续出版《徽商企业研究报告》,有效推动了徽商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

四是MBA学科竞赛成绩斐然。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和内涵式发展,培养新型创新复合型人才,连续多年组织学员参加全国管理精英赛、全国企业竞争模拟大赛等全国性赛事。其中,安徽财经大学MBA代表队在第五届、第六届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华东赛区晋级赛中连续荣获季军,3名学员先后荣获“最有价值队员奖(MVP)”。在2019年,2021年全国企业竞争模拟大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等殊荣。

五是富有针对性的专业方向设计。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安徽财经大学在经济、管理学科的办学优势,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设置创新创业管理、营销管理、金融投资与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与电子商务六个方向。针对这六个方向分别设置了相应的专业课程,并构建了高质量的专题讲座体系。

六是积极实施国际化教育合作项目。安徽财经大学与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合作联盟、加拿大国际教育中心等国际组织一直保持着紧密的教育合作和稳定的学术交流。学校先后选派60余名专家教授到美国、英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20多个高等院校进行学术交流,签定了合作科研、互派学者协议,并就开展MBA教育合作达成初步意向,可以选派优秀的MBA学生到国外攻读学位、短期学习和企业考察。

 

三、报名、考试与录取

【报考条件】

1.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高职高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以上时间均计算到入学前的2022年8月31日)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报名程序】

报名实行网上提交报考信息、交费和现场信息确认、照相相结合的方式,所有报考人员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录指定的网站,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1.网上报名

报名时间:2021年10月5日—25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http://yz.chsi.com.cn;教育网http://yz.chsi.cn)。

2.现场确认

确认时间: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根据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请考生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发布的公告,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个人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确认地点:考生网上报名时所选定的地、市招办

【报名注意事项】

1.考生在输入网上报名信息时,一定要保证真实准确,否则会影响最终录取。

2.考生须携带报名号、网上报名打印出来的报名表、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原件、有效身份证件,到规定的报考点确认报考信息及拍摄电子照片。

3.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2002年之前毕业的考生,请查看学信网上关于学历认证的相关规定,提前到专业机构做好学历认证工作。

【考试与录取】

MBA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阶段进行:

1.初试

初试时间:2021年12月下旬,具体时间已研招网(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8:30-11:30;英语:14:00-17:00)

初试科目:英语二、综合能力(包括逻辑、数学与写作),均为全国管理类联考。

初试地点:省学位办指定考点,具体以准考证为准。

初试科目代码:综合能力(199)、英语(204),具体内容及要求以每年的MBA考试大纲为准。

2.复试:包括预面试/正常批复试

复试时间一般为3月中下旬,由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处和MBA/MTA教育中心共同组织,复试时我校对考生统一进行资格审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报考者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录取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根据考生的初试、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综合衡量,择优录取。

 

、学制、学费、培养方式与办学地点

1.学制:两年半;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四年半。

2.学费:非全日制总学费为6万元,全日制总学费为3.6万元,按年缴纳。

3.培养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其中全日制为全脱产学习;非全日制为在职学习,分为周末班与小集中班,周末班利用双休日安排学习,小集中班每月安排3-5天集中授课。

4.办学地点:安徽财经大学MBA/MTA教育中心

、招生咨询

1.安徽财经大学MBA/MTA教育中心

招生咨询电话:0552-3178355(兼传真);3118344

安财MBA/MTA备考官方QQ群:892719119

联系人:白老师、郑老师

地  址:安徽省蚌埠市宏业路255号 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致远楼三楼MBA教育中心办公室

邮  编:233041

网  址:http://mba.aufe.edu.cn,

http://www.aufe.edu.cn。

E-mail:acmba@126.com

 

2.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招生咨询电话:0552-3169051

传  真:0552-3169051

联系人:孙老师、查老师

地  址:安徽省蚌埠市曹山路962号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邮  编:233030

网  址:http://yjs.aufe.edu.cn

E-mail:acyjszs@126.com

在线报名
上传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