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招生简章

2020年中央财经大学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时间:2021-08-09     作者: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招生简章

2020年中央财经大学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说明

  (一)专业概况

  办学特色。中央财经大学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MasterofAppliedPsychology,MAP)设在社会与心理学院招生。专业代码:045400。

  中央财经大学是全国首家获得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财经类院校。我校应用心理硕士专业突出“财经特色”,以经济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为重点学科领域,突出综合素养和应用技能的培养。

  培养目标。以工商企业、政府机关及相关咨询与服务行业为就业接口,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良好心理学基础知识,对人类心理与行为的深刻洞察力,具有将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应用于社会、经济、健康、管理等领域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有财经特色的应用心理学专门人才。

  培养理念。中央财经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在培养理念上,强调国际视野与本土经验、宏观理论与实际技能以及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为落实培养理念,在组织建设上,社会与心理学院专门成立了应用心理专硕办公室,负责集中校内外优秀教师和实务工作者并汇聚和调动各方资源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

  专业方向。我校应用心理硕士专业设有四个研究方向:(1)经济心理与行为;(2)健康心理与员工帮助计划;(3)社会心理服务与管理;(4)组织心理与人力资源。

  (二)课程设置

  应用心理专硕的课程设置强调应用,面向实践,除必要的理论课程之外,均为技能培养课程、工作坊、游学调研等形式,采用“短平快”的方式授课。研究生在校期间需修满35学分,方可准予毕业。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应修

学分

课程名称

必修课

公共

基础课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英语

学科

基础课

7

高级心理学研究方法

高级心理统计实务

论文与案例写作

应用心理学前沿论坛

专业

基础课

6

社会心理学

经济心理学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专业技能选修课

经济心理与行为

6

经济决策与财经素养

行为金融

消费者行为

健康心理与员工帮助计划

员工帮助计划

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

异常心理学案例分析

组织心理与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实务

领导力及其开发

市场与用户研究

社会心理服务与管理

社区与社会治理心理学

健康管理与促进

群体与个体决策

创新与应用实践课

实务

工作坊

4

大数据挖掘

用户体验

焦点解决高效教练

团体辅导

人才遴选与面试技术

意象对话

创新创业教育

1

 

游学调研

2

 
 

德育

1

 

专业实习

4

包括课程同步与机构集中实习,后者时间不得少于总实习时间的50%。

  (三)双师型导师制

  中央财经大学应用心理专硕培养采用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均来自社会与心理学院。社会与心理学院目前共有教职员工55名,其中,心理学系专任教师19名,包括教授3名,副教授11名,讲师5名。大多数教师拥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学术和教学实力雄厚,多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等项目,并在国内外社会心理学、经济心理学、决策心理学、EAP(员工帮助计划)等领域学术组织担任主席、理事、秘书长等职务。

  中央财经大学应用心理专硕每年聘请10位以上来自银行、证券公司、管理咨询机构、大型国企、心理学研究机构和心理服务机构的外聘导师。外聘导师拥有心理学、经济学、商学、管理学、医学等多元化专业背景、丰富的行业经验及开阔的视野,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实践、择业和发展提供助力。

  (四)实践基地

  中央财经大学应用心理专硕培养力图实现以“精品战略”为主体、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践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新格局。我校应用心理专硕目前已经与10家实践基地签约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包括投资开发公司、营销咨询公司、健康管理、EAP咨询、管理咨询、研究院等多种类型机构,将为经济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研究方向的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实习岗位。

  (五)学院奖助体系

  依据《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制定《社会与心理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通常在入学第二年学期初,根据学生上一学年在思想品德、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社会实践、学生工作、创业创新、志愿服务等方面,按照本细则进行综合量化评分。对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习成绩占比50%,科研成果占比20%,应用及实践活动占比20%,学生工作占比5%,思想品德、创业创新和志愿服务占比5%,,总分为100分。应用心理专业硕士设一等、二等奖学金,一等奖比例约占总人数的30%,二等奖比例约占总人数的50%,奖学金总体覆盖率为总人数的约80%。

  (六)毕业生就业去向

  1、经济心理与行为。本方向旨在培养在银行、证券、保险、财政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行为金融分析师、管理咨询师和消费顾问。

  2、健康心理与员工帮助计划。本方向培养在政府、企业、社区、学校、公共卫生、非政府组织等机构工作的心理咨询师与EAP咨询师。

  3、社会心理服务与管理。本方向的设立响应党和国家有关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旨在培养在政府、事业单位或非政府组织等部门工作,运用心理学规律和方法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

  4、组织心理与人力资源。本方向旨在培养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人才、管理咨询公司人力资源顾问、企业培训人力资源师。

  二、招生类别及规模

  招生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称为骨干计划)为定向就业。学习方式均为全日制。

  2020年我校拟招收应用心理硕士19名(含已录取的推荐免试生3名),骨干计划应用心理硕士1名。

  对口支援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后续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三、修业年限和学费

  应用心理硕士基本修业年限为两年。学费为3.4万元/年。

  四、报考条件

  (一)报名应用心理硕士,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3)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获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报考专业须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参加复试时须提交两篇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的与所报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报考骨干计划的考生,须满足以上报考条件,其他未提及之处,均以教育部发布的骨干计划招生相关文件为准。

  (二)考生学历学位认证要求

  1.教育部全面审核所有考生网上报名填报的信息,尤其是学历(学籍)信息。学校于网报结束后在研究生院网站公布学历(学籍)信息存疑的考生名单,该类考生须在现场确认前到“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http://chesicc.moe.edu.cn/)进行认证,并持认证报告进行现场确认,否则不予准考。考生务必在网报时认真核对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特别是学位证书、毕业证书编号。

  2.在港澳台地区或境外获得的学位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6号辉煌时代大厦6层,咨询电话:010-62677800。网址:http://www.cscse.edu.cn/。考生现场确认时必须提供该中心认证书原件及其他所要求的材料。未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书的考生不得报考。

  五、网上报名、现场确认、资格审核、考试和录取等相关流程均详见《中央财经大学202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章程》(以下简称《招生章程》,可在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招生工作栏查阅)。

  六、毕业生就业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照定向协议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学校推荐、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七、特别注意事项

  (一)按照学校相关管理规定,超过基本修业年限的延期毕业研究生须按照学校规定缴纳学费,不参加奖学金评定。延期毕业期间学校原则上不安排住宿。

  (二)其他注意事项参见《招生章程》。

  八、联系方式

  欢迎访问我校研究生院主页(http://gs.cufe.edu.cn)和社会与心理学院主页(http://ssp.cufe.edu.cn/)了解有关信息。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电话:010-62288344。

  社会与心理学院办公室咨询电话:010-62288653。

在线报名
上传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