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复试  > 复试指南

考研复试之导师选学生的标准

时间:2014-05-29     作者: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复试指南

如果把参加考研复试看成加入一场战斗,那么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所谓“知己”就是把自身的情况梳理清楚,在《考研复试之备о考篇——如何挖掘自身优势》,大家可以找到一种梳理自身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优势的方法,当然您还需要在实践中体会。那么,何谓“知彼”?彼即考研复试,主要指参加复试选生的导师。导师的偏好如何?他们希望选到何种学生?这些问题对于复试备考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导师选学生可以说既无标准,又有标准。每位导数的研究方向不同,风格不同,选学生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有的看中理论功底,有的看中动手能力,还有的看中对学生对学术的兴趣和热情。在这个意义上说,导师选学生是没有统一标准的。然而,研究生招考、培养国家是有统一的培养目标的,导师的“个性”应该也必须服从于这个“共性”。在此意义上,导师选学生又是有标准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的定位。目前,我国的硕士学位分为两类:学术性学位(简称“学硕”)和专业学位(简称“专硕”)。学术性学位“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专业学位“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从以上表述我们不难得到:学硕侧重学术研究,而专硕侧重应用。下面,我们就具体看看导师的共性的要求。

一、共性的要求

1. 学术性硕士

导师招学术型硕士主要看中以下几方面:学术能力(或潜力),对学术的兴

趣或热情,其它能力(如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学术能力(或潜力)一般需要相关证据(如本科成绩、排名,发表的论文,参加实验室的项目,老师的推荐信)支撑。如网上有一篇对清华教授冯庆玲选学生的访谈。她提到选学о生的条件:“一是毕业的大学必须是“211工程”大学;二是前三年学习成绩是前百分之五。”而在论文和项目方面,冯老师接触的学生“多都知道老师比较看重研究能力,所以大二或者大三就进实验室了。” 也有导师把学术潜力说成是“基础”,比如在一篇对中科院空间中心招生办主任张作和老师的访谈中提到“学到知识你要活用。”

对学术的兴趣对能否做出好的研究很重要,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这也为导师所看重。那么导师会以什么方式考查学生对于所包考专业方向的兴趣呢?他可能会问“对这个专业了解多少?”“为什么会选这个方向?”“本科时进过实验室吗,什么时间进的?”

表达能力是比较容易在复试面试时考查的能力。但让这也与研究生的能力相关。因为做好的研究不光需要看文献,做实验,也需要与人讨论交流。必要的时候,需要自己在公开场合展示自己的成果,所以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加分项。冯老师也提到“有些学生成绩特别好,但是表达能力特别差也不行。”

2. 专业硕士

2009年3月2日,全о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席会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积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根据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现状,结合国外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专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专硕的招生培养还需不少调整,远未完善。另外,目前关于专硕的复试面试讨论也不多。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结合专硕的定位,根据有限的经验,做一些分析。

专硕侧重应用。而与应用相关的可以向面试导师展示的方面有:能力方面——工作(或实习)经验,做过(或参与过)的项目;兴趣方面——对应用型任务的兴趣和热情。

二、个性的要求

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与传统的“师徒”关系类似,不同的师傅有不同的风格,对徒弟的要求不会一样,也没有必要一样。那么,如何了解导师的偏好?较好的方式是直接与其沟通,或与他的学生沟通。初试过后通过邮件、电话或当面与未来的导师联系,不是走后门,而是一种主动的表现,通过与导师的沟通了解信息,也可以提前展示一下自己的优势。向未来的师兄师姐打听情况也是不错的方式。

了解导师要求,了解考研复试,表面上是在备考,实际上是主动规划未来两到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我们要做的是多了解信息,多准备。只要这么做了,成功是自然而然的。这正应了佛学中的话:但求好事,莫问前程。

在线报名
上传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