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以来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有关情况。公安部刑侦局局长通报,他表示,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和就业压力加大,生产生活加速向网上转移,资金短缺的网民,被贷款诈骗;找不到工作的网民,被兼职刷单诈骗;经常网购的网民,被冒充客服和虚假购物诈骗;有投资意愿的网民,被引诱参与虚假投资理财和网络赌博,还有冒充公检法实施的诈骗案件时有发生,诈骗金额大,危害突出。以上五种类案发案占比超过70%。
自徐某某案之后,全国各地关于电信诈骗案件的打击已经趋于常态化,制度化,但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网络购物,电子支付等网络技术和领域的发展,电信诈骗案呈现出愈演愈烈,花样百出的新态势。电信诈骗对于互联网+的发展和网络社会的治理,都会带来严重的危害,需要我们警醒,更需要我们建立完善的防控网络加以打击,规范。
电信诈骗的背后是个人信息保护的滞后和缺失。无论是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还是网络刷单的肆意猖獗,抑或是网络裸贷的乱象丛生,背后都是个人信息的严重泄漏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正在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身边不可或缺的工具和领域,但是当我们的生活和互联网高度融合之后,带来的是对网络社会的过度依赖。网站的注册,APP的注册等,都会不同程度的使用到个人信息,但是不一定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拥有和阿里巴巴一样的网络安全技术,所以信息的泄漏便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再加上部分企业不顾法律的约束,因为利益的驱使而大肆交易个人信息,这种违法违规行为有了愈演愈烈之势。
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电信网络用户而言,要帮助他们提升在远程、非现场环境下的防诈骗能力。不断强化宣传教育、普及安全常识、阐释新媒体特性,能够在这方面起到很大作用。公安系统首款反电信诈骗APP天盾目前已经上线,这样一种集应用性和宣教性于一体的模式,是今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手段。解铃还须系铃人,电信网络诈骗本质上就是依托于信息技术展开的远程、非现场犯罪,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也要立足于新媒体,尽快让更多人了解远程、非现场环境下的潜在风险,熟练、安全地运用好手机这个人体新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