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大纲

沈阳农业大学2025考研招生自命题考试大纲:846土地资源学

时间:2024-11-20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大纲

科目代码: 846 考试科目: 土地资源学

本考试大纲由土地与环境学院(单位)于 2016 年 6 月 29 日通过。

一、考试性质

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

二、考查目标

考查学生对土地资源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掌握及理解程 度,考查学生运用土地资源学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适用范围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

(二)试卷内容结构

试卷内容包括土地资源自然和社会经济构成要素;土地资源类型、结 构及变化;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退化、保护及可持续利用 与管理; 中国及区域土地资源现状及问题等。

( 三)试卷题型结构及分值比例

试卷题型一般包括问答题(含名词解释)和论述题,其中问答题占 60%,论述题占 40%。

五、考查内容

( 一)第一章 绪论

1.土地资源学的概念以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土地资源学的研究趋 向与发展前景。

2.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土地的概念、特性、功能和作用。

( 二)第二章 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

了解土地资源的形成与演化,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的种类。掌握 各自然构成要素的组成和特征。重点掌握土地资源各自然构成要素对 土地资源性质与利用的影响。

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分析:光照资源及其指标;热量资源指 标(积温及其意义);降水资源的类型及影响。气候要素对土地利用 的影响。

2. 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分析:不同地貌类型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不同岩性及其矿物质组成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3. 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因素:地表水类型;地下水类型;主要水文 特征指标和常用水文名词;水文条件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4. 土地资源的生物组成要素:生物的相关概念;生物的构成;生物 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与土地资源。

5. 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土壤概述;土壤与土地资源。

( 三)第三章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

了解人类文明发展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掌握主要的社会经济构 成要素的构成。重点掌握构成土地资源社会经济要素的特征及其对土 地资源性质与利用的影响。

1.人类与土地资源:人类文明与土地资源;人地关系及其发展;人 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2.经济与土地资源:经济结构与土地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与土地资 源;城市化与土地资源;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土地资源。

3.制度与土地资源:土地制度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土地产权制度对 土地资源的影响;政策法规与土地资源;地籍制度与土地资源。

4.文化与土地资源:文化的定义、种类、作用以及特征;土地利用 文化的含义与特点;文化对土地利用的作用机制;造成土地利用问题 的文化根源。

( 四)第四章 土地类型的形成、结构与地域分异

了解土地类型的演替。掌握土地资源类型的概念和划分,土地类型与 十地资源类型的关系。重点掌握土地类型的概念、划分、土地类型分 布规律;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的发展和现状。

1.土地类型的概念、划分、土地分类与土地分级、土地类型的研究 方法。

2.土地类型的形成与地域分异:形成机制;地域分异的规律、尺度、 表现形式。

3.土地类型的结构与演替:数量结构、质量结构、空间结构;土地 类型演替的概念、类别。

4.土地利用分类: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土地 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的内容及其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 五)第五章 土地资源调查

了解土地调查的一般程序和方法。掌握土地条件调查的工作内容。重 点掌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1. 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准备工作;外业工作; 内业工作;检 查验收。

2. 土地资源条件调查:土地位置调查;气候要素调查;地形地貌要 素调查;水资源调查;土壤资源调查;植被要素调查;土地类型调查; 社会经济资料调查等。

3. 土地利用现状与变更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变更调查;土地 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4.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预警: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利用预警;

5. 土地调查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 统;全球定位系统;3S 集成技术。

( 六)第六章 土地资源评价

了解比较经典的几种土地评价方法的产生背景。掌握不同评价方法的 一般程序。重点掌握土地资源评价的目的、意义;常用的几种评价方 法的特点。

1.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资源评价的目的和意义;依据和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取;评价方法和一般程序。

2.土地资源潜力评价:背景、方法、程序、特点。

3.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背景、方法、程序、特点。

4.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意义、原则、 内容、方法。

5.土地承载力评价:人口承载力的含义、研究思路、估算方法和流 程。

6. 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系统分析、评价步骤、 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7. 土地资源经济评价:含义、指标体系、一般步骤和常用方法。 8.土地分等定级: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农用地分等定级。

(七)第七章 土地资源利用

了解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有关内容。掌握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 涵义、原则以及如何进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重点掌握土地 资源优化配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利用工程;土地利用与生 态安全和全球变化。

1.土地利用系统分析:有关概念;一般过程。

2.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涵义、原则、设计模式。

3.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内涵、 目标、衡量标准和优化配置方法。

4.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内涵;农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城 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5.土地资源利用工程:含义、特点、 内容、主要技术。

6.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土地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和特点;土地 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生态安全评价。

7.土地利用与全球变化:LUCC 相关介绍。

(八)第八章 土地资源的退化与保护

了解目前土地资源退化的状况。掌握土地资源的保护对策和措施。 重点掌握土地资源的退化的类型、特点、产生原因与其防治对策。

1. 土地退化的含义及类型:土地退化含义、类型。

2. 土地退化的诱因与防治:主要土地退化类型的特点、诱因;土地 退化的防治。

3. 土地资源的保护:保护对象;相关理论;保护内容;保护措施。

(九)第九章 农用地、建设用地和后备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了解当前农用地、建设用地和后备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掌握前述几 种类型土地的基本特点。重点掌握前述几种类型土地的利用规律和合 理利用保护措施。

1. 农用地利用与保护:概述;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和其他农用 地。

2. 建设用地利用与保护:概述;城镇建设用地;村庄用地;独立工 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其他特殊用地的利用与保护。

3. 后备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概述;后备土地资源利用潜力评价; 后备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措施。

(十)第十章 中国土地资源概况

了解中国土地资源形成背景。掌握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优势及不 利因素。重点掌握中国土地资源利用问题与对策。

1. 中国土地资源的形成背景:地理背景;人文背景。

2. 中国土地资源特点、优势及不利因素:数量和质量;时空特征。

3. 中国的农用地资源、建设用地资源、未利用土地资源概况及合理 利用对策。

(十一)第十一章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

了解中国土地资源分区历史。掌握中国土地资源分区的主要原则与方 案。重点掌握中国土地资源各个分区的主要特点及利用保护措施。

1.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的历史回顾:不同时期和不同方案介绍。

2.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原则及方案:原则;分级区划及命名。

3. 中国分区概述:各分区情况介绍。

(十二)第十二章 世界土地资源概况

了解世界土地资源的概况。掌握世界土地资源主要问题。重点掌 握解决世界土地资源问题的对策。

1.世界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2.世界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3.世界土地资源问题的共同对策。

六、参考书目

《土地资源学》(第二版),王秋兵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原标题:沈阳农业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文章来源:https://grs.syau.edu.cn/info/1118/7952.htm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