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大纲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23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文学综合考试

时间:2022-09-29     作者: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大纲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综合考试》考试大纲

一、适用的招生专业

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1.系统掌握所报考专业方向及相关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练展开学术性专题写作的能力。

三、试卷结构

总分150分

1.文献分析(60分):4选1

2.专业写作(90分):4选1

四、考试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一)主要内容

1、文艺学

(1)掌握文学发展的基本历史脉络,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了解世界文学史发展的基本面貌(包括西方文学与东方文学),并且能够利用文学理论对文学史发展中的现象进行阐释和分析。

(2)掌握西方文学理论发展历史中较为重要的理论思想和理论流派,重点有古希腊时期的文艺思想、启蒙运动时期的文艺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文艺理论、文学接受相关理论和观念等;并能够运用其中的主要观点对文献材料进行阐释与分析。

(3)掌握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发展历史中较为重要的批评理论观念(主要集中在唐宋之前,含唐宋时期)并对相关文献有一定了解,如《毛诗序》《礼记·乐记》《庄子》《孟子》《典论·论文》《文赋》《诗品序》《文心雕龙》(仅为举例,所涉文献不限于上述各篇)等;对各时期主要的文艺批评理论思想家的文艺思想也要有所了解,如孔子、老子、庄子、孟子、荀子、曹丕、陆机、钟嵘、刘勰、陈子昂、韩愈、柳宗元、苏轼(仅为举例,所涉文艺批评理论思想家不限于上述各位)等;并能够较为全面地阐述、分析和评价所涉文艺批评理论思想家和相关文献。

2、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掌握古典时期欧美文学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以及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等。

(2)对欧美现当代文学的文学思潮有一定了解,并能运用理论阐释作品。

(3)对亚非文学有一定了解,阅读重要作家的重要作品。

3、中国古代文学

(1)掌握古代文学史发展的总体轮廓,阅读先秦至唐宋每个时期重要作家的主要作品并能够进行高水平的艺术鉴赏与评论。如神话、《诗经》、诸子散文、历史散文、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汉大赋及散文、魏晋诗歌及文学批评著作、唐诗、宋诗、宋词、唐宋散文等。

(2)掌握古代文学史先秦至唐宋每个时期重要的文学思潮、现象、流派、文学批评理论,对于重要的文学思潮、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学批评理论等,能够结合具体作品进行深入全面的阐述、分析与评价。

4、中国现当代文学

(1)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发展过程及其历史背景有较全面的认知理解。

(2)对中国现当代文学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的内涵及形式特点,有较全面的认知和关联性的理解。

(3)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进程各阶段重要现象与文学思潮的时代背景、基本过程及历史影响,有较系统的认知理解。

(4)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有较恰切深入的理解、辨析和评价能力。

(二)考试要求

1.主要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本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针对具体专业问题,展开有深度的分析考辨和系统表达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2.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妥帖得当,提炼问题意识敏锐,解决问题思路顺畅,谋篇成文题旨明确、条理清楚、论述深入、逻辑严密、措辞得体。

五、主要参考书目

1.《西方文学理论》(第二版),《西方文学理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2.《文学理论》(第二版),《文学理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

3.《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4《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张少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5.《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20》(精编版)(第二版),朱栋霖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

6.《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第二版),温儒敏、赵祖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7.《比较文学》第四版,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

8.《外国文学史》第三版上下册,郑克鲁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原标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2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文章来源:https://yz.bisu.edu.cn/art/2022/9/15/art_20000_302733.html

在线报名
上传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