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大纲

邓三变化大 任汝芬权威解读09考研政治大纲

时间:2015-04-15     作者: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大纲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2009考研政治大纲刚刚发布,我们第一时间邀请海天学校考研辅导专家任汝芬老师为大家进行大纲解读,请您先跟大家打声招呼。

任汝芬:网友们好,同学们好,大家好。

主持人:今年的考研政治大纲有变化吗?

任汝芬:变化很大,它主要的变化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概念和其他的课程没有变,所以变化主要就变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严格说这门课变化还是比较大。

主持人:能不能具体说一下?

任汝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变化,最主要的就是贯彻十七大的新精神和新思想,十七大的新精神新思想是什么,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下面还有几个内容,叫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社会,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奋斗,这就是“十七大”的主题。

要讲精神,我们说一句话就是高举社会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个以前没有过,这是非常明确,第一次明确,我们党、我们全国人民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一个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有一个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包括了三个内容,一个是邓小平理论,一个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有一个科学发展观。在这个思想指导之下,因此对它整个的章、节进行了调整,原来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二章,现在还是12章,可是进行的调整,原来的第一章是叫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现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是相对毛泽东思想来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就是科学发展观。

本门课程有四个大的方面变化:一个是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以及根本要求;第二个变化是改革开放,包括它的时代背景、理论依据、重要意义;第三个变化就是讲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四个变化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重要性、必要性、科学内涵以及如何建设和谐社会。

主持人:也就是我们考试的重点。

任汝芬:对,就是这四点。胡锦涛同志在很多场合下所讲的内容常常是四点。现在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内容,第二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改革开放,在“十七大”里面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高度赞扬改革开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是怎样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依据是什么,包括它的理论依据,以及客观依据是什么。

那么又快又好的发展,我们讲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关键是两个,一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有一个内容就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国际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这肯定是很重要的问题。

第四大重点就是现在考试大纲专门有一章就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章内容原来是在以前08年的考纲大纲里面第六章的内容,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06年的时候,中共中央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说党的十七大把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内容。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的总体的布局,原来是三个,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现在是四个,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为一体,这是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新思想。这一章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它的重要性是什么,怎么提出来这个问题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有哪些内容,主要的目标、任务是什么、指导思想是什么以及如何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长远的目标和当前任务,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有六个方面,第一个教育优先,二是就业问题,三是分配问题,四是社会保障问题,五是医疗问题,六是社会管理问题等等。

其他还有一些非重点的内容,比如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还有一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原来我们讲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现在还加了一个生态文明,这是十七大的新精神,在文化建设方面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现,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强调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加强党的建设,这和过去也不同,主线是两个,一个是执政能力建设、还有党的先进性建设。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在线报名
上传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