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介绍一下我的两次考研战况,一战川大学硕,总分359,差一分进复试。今年二战西南学硕,总分419,英语83,政治78,312专业课258。关于换学校,是因为二战理智了很多,不能只为了中学时期的遗憾,更应该考虑专业实力以及自己日后的发展,西南的心理学实力,应该很多地方可以看到,就不赘述了。
在开始正题之前,想与在看的二战伙伴分享一下我一战结束后的心情。其实看到差一分进复试我是很崩溃的,内心很失落,具体情感相信大家应该可以想到。但是因为要做下一步打算,所以我开始分析究竟问题出在了哪里,一方面是考完其实就有感受自己哪里还可以做得更好,这个很容易发现,但更重要的是,我分析了一下进复试同学的成绩,我发现排在我前几名的同学其实跟我并没有差很多,有些专业课没我高,有些英语没我高,而且这个计算分数的方法也太野蛮了,就是直接相加。所以尽管分数确实不只是个数字,但也没有必要因为一次考试就赋予它过多的意义,它不能完全衡量你的能力,不要因为这个其实并不绝对公平的分数怀疑自己。调整好心态,绝对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请忽略我丑丑的字体,这里顺便说一句,有时间还是要练字的)
先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本科双非院校工科生,没有任何心理学基础,英语水平也一般,四级470多,六级460多,并且是工作一年后开始考研,所以情况其实并不乐观,也因为考研经历相对丰富,就有一些经验教训一起跟大家分享。
一、关于时间安排
虽然是二战,但每年都是最后三个月才开始全天复习的,之前因为在职,也都是挤时间学习,整块的时间就是晚上下班后。暑假之前没有看政治,英语每天大概花一个半小时,其他就是看专业课的书,每天大概四到五个小时,暑假开始每天匀一个小时给政治,大概时间分配就是,英语和政治两个小时,专业课两到三个小时,十月份开始全天复习的时候是上午专业课,下午英语2小时,政治2小时,晚上专业课。
二、复习安排
(一)公共课—政治
我一战惜败除了专业课外,政治功不可没。一战的时候,用的肖秀荣全套,从暑假就开始学了,后期也是每天两个小时,就是自己看,消息很闭塞,也没想起来报个班听个课啥的,每天很没有效率,看了也记不住,选择题从来没准备过,大题就背了肖四,但不得不说虽然分数对不起我花的时间,确实对得起我所学的知识了。于是二战我非常重视政治,其他科目基本上都是九月份才开始准备,唯独政治,我在暑假期间听完了徐涛的强化班,对了,二战我的政治可以说是广撒网了,用的肖秀荣的三件套和腿姐的背诵手册,听的徐涛和腿姐的课,还是很推荐腿姐的技巧班的,对选择题很有帮助,最后也是背的腿姐的押题,整体来说,政治最好是要听课的,效率高很多,但是不用像我这样每个都听的,就我的体验来说,我认为这两个老师课都不错,全程跟一个就可以。
(二)公共课—英语
英语其实一战的时候就还不错,大作文因为太紧张写跑题了,所以其他部分做的还不错。英语我用的朱伟的恋词绿色真题切片的那版,个人认为词根词缀的讲解对做阅读还是很有帮助的。英语我两年都只做了真题,没有用过任何模拟题,我认为真题足够,只是要充分利用。我一战从三月底开始准备,刚开始英语进展得很慢,因为已经一年多没接触过英语了,我每天听半单元恋词,作一篇阅读,花的时间不算很多,但是自从开始准备,我每天坚持一篇阅读,从未间断,英语就是要一直处在接触中就会有感觉。刚开始做的时候差不多20分钟甚至半个小时做一篇,还错三四个,但不用紧张,也不用过分在意,慢慢就会好,我后面考试之前的时候基本上十分钟左右一篇,四篇一共错两三个。
关于题型重要性问题,当然是得阅读者得天下,所以阅读值得花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要做到遇到的单词都至少知道意思,句子语法不完全明白没事,但要能自己理顺句子的意思,也不建议每篇阅读都笔译,我认为很浪费时间,只要认真对待翻译里面的句子,翻译问题不大。我英语没怎么做笔记,一共三个本子,一个用来记不会的单词短语每天看,另外各一个写作文的本子。另外,给大家推荐一个方法,对完形很有用,我19年考研时,大概在九月底的样子开始读句子的,就是早上早饭后到开始上午学习之前和晚饭后到晚上学习之前,每天时间不等,大概30分钟左右,就是读恋词里的句子,没有任何目的,就是读顺,读多了就会有感觉。
做完型会很顺畅,我19年坚持到考前,考试完型错了2个,今年因为懒没有读,平时做题就能明显感觉不顺,结果考试完型错6个,所以强烈推荐大家坚持,其实就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作文的话,十月底再开始准备都来得及,小作文套模板,自己写不了几句话,大作文也可以用模板,但是不太建议,用太硬的模板会坏事,我19年考试的时候就是对我自己整的模板太熟悉了,导致我漫画扫了一眼就开始写,写完发现跑题。对于作文我的建议是,不用准备的太早,但应该早点积累,我今年就是从开始准备就在阅读里挑我能用的句子,这样拿出来的句子很地道,也不会烂大街,相信我,积累到最后你会看不上各种机构给的模板。(推荐一个公众号:中国日报双语新闻,我午觉结束赖在床上的时候会看一篇)
总的来说,英语属于多早开始都不早的学科,不用追求量,就那么多真题,到考前怎么都能刷四五遍,注意平时多积累。最后,想说如果是时间早,还是要老老实实背单词,但如果确实英语开始的晚,那单词以意思为主,重点记一下作文要用的单词拼写。
(三)专业课
之前西南学硕是自命题,今年改成312统考了,参考书如下(很多,并且不全是靠背就能解决的,考研不易啊),上面是312常见参考书,但我建议再加上下面的教材和习题册,教材内容跟普心有互补的地方,也有考点分布,习题册的简答论述题常见于历年真题,但是我个人认为给的答案太长,不好背诵,建议关注题目。除了参考书之外,我还用了简快的大纲解析,逻辑图,背诵手册。
总的来说,专业课的书很多,大方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就是常规的靠背记的,比如普心,发心,教心加社心,另一类就是虽然心理学不考数学,但是苍天饶过谁系列,统计,实验,测量,尤其统计。虽然这些当然没有数学那么恐怖,但我相信看过统计书的小伙伴应该也感觉到了那些年被数学支配的恐惧。
我是四月初才开始看书,因为开始的晚有些着急,再加上当时在上班,没有了解足够多的信息就闷头开始学,导致后期有些慌乱。到辞职之前,都是下班后学习,基本上是晚上6点到11点这段时间,我没有两类交叉学习,而是一本一本看的,先看的普心,普心看的很细很细,第二天再回想一下前一天晚上看的内容,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开始从头整理普心的内容,每天一节,整理的很细致(如图),虽然这确实让我的普心学的很扎实,但不得不说我确实做了很多无用功,因为有些知识点其实并不考,而且这些东西,其实一本大纲解析就解决了,这也是我说前期的信息准备的重要性。我第一遍书看完用了三个月,而且当然统计实验并没有吃透。
这是个教训,考研确实需要努力,但是成功其实更青睐有方法的努力。(我其实有点后悔没有报班,二战的成本比报班高多了,不只是时间,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因为结果是不确定的,而这个时候身边的人工作的在工作,读研的在读研,只有自己一把年纪了还呆在家里,个中滋味,一言难尽)。第二遍看书快了很多,是根据大纲解析来看书,以大纲解析为主,第二遍着重看了统计,它很繁乱,我蹭了一些公开课,还有一些零散的视频,主要是自己看一节整理一节,然后自己搭框架,我认为统计做这个工作很有必要,这个看现成资料会有眼会手不会的感觉。第二遍结束九月底,虽然时间一样,但是知识掌握程度确实好很多了。
十月份我辞职开始全天复习,自己画逻辑图,只画最概括的形式,自己口述细节,整理知识点,查漏补缺,做真题,针对真题自己做补充学习(真题中会有一些书上没有的知识,要做好积累,还有很多相似的知识点,最好把它们整理到一起比较学习)。晚上进行背诵,学到这,自然知道不能死记硬背以及要及时复习的道理,每个人记忆方法不一样,总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就可以。十月底开始做整套真题,除了留下2套真题做最后模拟练习,我基本上是3天一套,一次三小时做完一整套,会发现之前做过的题还是会忘,会错,还会有一些明明会但就是选错的情况,这些还是要总结原因,因为考场上一切皆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多可惜。
另外就是要仔细想一下简答题包括论述题的答题格式和内容,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时间会来不及,比如真题里考过多次短时记忆和解决问题策略,但问法略有不同,还是需要整理一下特定问题的核心内容,答题时先写核心内容,再拓展。基本上十一月到考前都是背诵时间,我看也有些学长学姐说暑假就已经背完一遍书了,这个看个人情况吧,我的感觉是,之前在整理框架,画逻辑图时其实是在梳理知识之间的关系,已经知道每一个知识点大概有哪些内容了,后面十月份针对重要知识点进行背诵,到后面再根据背诵手册狂背一下是够的。
总的来说,专业课是需要飙高分的科目,肯定是要付出最多的心血的。以掌握知识为目的,大体上是先了解知识分布,再理清知识点间关系,最后吃透重点难点,然后是疯狂背诵,如果不愿意用看书遍数禁锢自己,可以考虑按这个顺序规划时间。
关于学习的内容大概就是这些,公共课教训经验我是分开写的,专业课就综合在一起给了经验版本吧。最后还想分享一下其他的经验教训,一个是还是要有稍微细致一些的总体规划,我当时就是规划太粗线条,导致后面实验复习严重不足,丢了很多分。另外就是一战考试的时候我很紧张,而且我很在意旁边人的速度,偏偏坐我旁边的女生速度很快,于是我节奏就更乱了,大家知道认知资源是有限的,都用来关注这些东西了,能考好才怪,所以平时多练习,找到自己的节奏,考试就不会去关注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
加油!一战成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