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四大派,你是哪一派?
摘要:一纸录取函,几家辛酸泪,2020考研落下大幕,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者终得偿所望,失落者或准备二战或转换“战场”,21考研er又是如何准备的呢?是提高能力、是为就业和发展……考研,你是哪一派?
►“跃龙门”派:提高核心竞争力
此类人群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类是因高考没发挥好,考上了一般的本科学校,希望通过考研来实现“鲤鱼跃龙门”式的跨越,另一类是本科时期的专业学习内容并不足以支撑就业,导致现有的能力无法满足工作要求,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比如哲学、医学等专业的考生,大多是希望通过考研来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已经成功考研的黄同学表示,在经历高考失利后,是考研让自己成功跨院校跨专业,给了他再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我本科是二本院校,成绩也不突出,各方面都没有优势,下定决心考研之后,考上了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应该说实现了最初的梦想。”在考研选择中,他尤其强调了选择专业的重要性,“专业在考研的环节中至关重要,它关乎个人的前途、未来和事业,甚至整个人生。”还有一类人有着明确的目标,对学术、科研满怀热情,有相对较高的科研能力,并且知道自身的能力和知识缺陷,有目的地选择考研。他们中大多向往科研事业,希望读研的期间能够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从而考取博士,进而在高校或者研究所就职。陈同学从小就梦想当一名科学家,一直怀揣着科学梦。他坚持在生物工程领域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这种专一的信念和心无旁骛的态度使他获得了在清华大学生物学院攻读研究生的机会。他认为,考研只是他人生的一个过渡以及必不可少的一环,他在科研的路上还有更长的道路要走。
►现实需要派:就业和发展的需要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以及企业入职门槛要求的提高,让部分学生选择考研提高竞争力。在他们看来,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更高,且经过专业学习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可以扩展更多的发展空间,为日后的求职增加砝码,拥有更多的求职机会,且在薪酬福利、晋升、安家落户等方面更有优势。在接受采访的人中,他们大部分都提到了“就业”这个动机。其中有的同学更是把“就业”作为第一出发点。“能不能就业、在哪里就业、在就业方面比其他人有什么竞争力”,他们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就业,如果不能更好地就业,攻读研究生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工作经验在就业方面有时候比学历更加重要。
►漫无目的派:从众迷茫心理
在为什么考研的回答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大家都考研,我不考研好像比不过人家”;“不知道为什么考研,但是不考又不知道干什么好”,迷茫心理和从众心理让不少人被裹挟着参与了考研,考研成了他们“避风港”。虽然他们对未来了解不够,也不知道考研究竟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但是看到大部分人都在考研,总觉得自己不考研就输在找工作的“起跑线”上,考研反而成了必然选择。采访中,不少同学表示,其实自己考研的意愿并没有那么强烈,而是因为班上的同学和周边的朋友都考研了,自己却没有做好进入社会工作的准备,才选择了考研这条路。抱着这样的目的,他们在考研准备战中往往没有足够的动力,经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无法同其他同学一样刻苦,只有极少数同学因为考研目标定得不高而成功“上岸”。
►时代趋生派:受经济发展和社会意识影响
除以上因素之外,还有经济和意识等层面的因素影响。过去很多考研学生想要继续深造,但是家庭条件不允许而被迫放弃。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家庭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来满足子女的继续教育。一方面社会普遍认可高学历高收入高地位的观点,另一方面教育强国的观念深入人心。国家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大部分家长也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往往鼓励孩子继续深造。
总之,考研的出发点不同,原因各异。但是无论是出于什么动机,都需要切记,不可为了考研而考研,更不可因为从众而考研。一定要有自己清晰的目标,不要盲目跟风。考研不是逃避的借口,而是给自己精确的定位和重新开始的理由;考研不是一劳永逸的开始,而是让自己艰苦奋斗和潜心钻研的动力;考研更不是投机取巧的幸运,而是用坚定信念和辛勤汗水浇灌出的硕果。考研是一个持久战,如果没有足够的毅力、耐心和坚持,不可能取得胜利。即使考上了研究生,也要面对学业的要求,与本科阶段的大学生活相比,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汲取知识,丰富自己,你需要克服知识缺陷和匮乏的焦虑,才能取得进步。